H杭州合肥?哈爾濱呼和浩特惠州邯鄲衡陽淮南呼倫貝爾湖州黃山菏澤衡水漢中黃岡黃石懷化鶴壁河源葫蘆島
J濟南金華吉林嘉興錦州濟寧江門揭陽嘉峪關晉中九江晉城焦作酒泉荊州荊門吉安景德鎮濟源佳木斯江陰
今天上午,網上出現一張有趣的海報,在一天之內就傳播甚廣,微博上,貼吧里,朋友圈里,眾多網友紛紛用這張圖對瓜子二手車開啟了群嘲模式。
究其根本,瓜子二手車為何引起消費者們這樣大的不滿,其原因還是消費者們對瓜子二手車一直以來所宣揚的“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的交易模式存疑。
瓜子二手車官方上個月曾發文稱:“2017年,瓜子二手車的C2C交易模式因為去除了中間環節,幫賣家多賣15.6億人民幣,買家節省6.3億人民幣(瓜子成交價對比第三方車商拍賣、出售價)。買賣家直接交易的商業模式,實現了將差價讓渡給買賣雙方!
許多消費者對瓜子的這一說法并不買賬:收取4%的服務費,就不算中間商了嗎?那么筆者今天就來分析一下,瓜子二手車究竟是不是中間商,它又是如何一步一步消滅其口中的中間商的。
服務費是不是中介費?
打開瓜子二手車網頁,點開“我要買車”板塊,可以清晰看到,車輛售價下方明確標注“瓜子二手車收取4%的服務費,最低3500元!
這4%的服務費,實際上相當于瓜子為自己設定了一個固定的利潤率,也等于收取的是消費者的一個固定比率的差價。事實上,瓜子做的事情和傳統二手車商并沒有太大區別,巧立名目的所謂“服務費”,其實也就是傳統的中介費,4%的固定收益甚至遠遠高出了傳統中介費的市場價。從這個角度看,瓜子與一般的中間商別無二致。
有消費者投訴稱:在瓜子看車,第一次看完車交定金時就要同時交服務費,消費者對此質疑:車還沒買,也沒有進行任何后續的流程,就要提前收取服務費,是否是對消費者的不負責任?并且,當這個服務費繳納之后,如果消費者后續不想買了,瓜子也是不予退還服務費的。那就是說,只要你看過一次車,不管后續買還是不買,這筆最低3500的服務費,就板上釘釘地進了瓜子腰包。
而實際上,據消費者爆料,在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杭州、蘇州,瓜子的交易流程會相對完善一些,而在一些三四線城市,幾乎都是代理加盟性質的瓜子給本地二手車商打下手,到了縣級,更是有時連瓜子工作人員都看不到,直接交給了二手車商幫忙處理。
中間商是如何被消滅的?
瓜子號稱沒有中間商,但從其日常表現上來看,這句話的潛臺詞就是:瓜子消滅了其他中間商,自己來做一個最大中間商。
那么中間商又是如何一步一步被瓜子消滅的?
第一步,給中間商穿上隱形衣。據某瓜子前銷售人員爆料,許多車商會偽裝成個人買家,來瓜子收車,瓜子絕大部分車源基本上都被車商收走,個人買家在瓜子平臺根本買不到合適的車
一位花鄉二手車市場的車商透露:“瓜子二手車網站上的很多車都是我們這里的。平臺方面先把我們的車拍照上傳到網站,如果有人來看車,就讓我們假裝充當個人賣家,直至完成交易,瓜子從中賺取服務費。我們也經常把車放在他們平臺上賣,客戶看上車就會來這里交易。車輛都在個人或者車商手里,瓜子實際沒有付出什么成本,交易完成就賺中介費!
而這種種情況,瓜子心知肚明,然而瓜子卻沒有禁止車商的行為,反而默許,這件車商的超級隱形衣,可以說是瓜子親手為其穿上的。
那么第二步,為了達成業績,一線銷售團隊甚至不惜鼓勵車商收車,具體的方式是:車商來收車時,服務費會有打折優惠,目的就是完成更多的交易,完成業績。
車商對于瓜子這樣的潛規則自然是喜聞樂見的,正如瓜子創始人楊浩涌近日在《泰合煮酒》欄目中所說:“我們早期的線上撮合的模式,發現平臺上有些車被偽裝成個人的車商收走了。然后我們就覺得,我們體現了什么價值?我們做了一個C端平臺,號稱沒有中間商,賣家多賺錢,買家少花錢……對啊,我是效率很高,車商說好啊,你幫我快速地拿到車源了!
無論瓜子的初衷為何,事實上,它仍充當著一個中間商角色。
消滅中間商的第三步,當隱匿了其他中間商后,瓜子自己變成了最大的中間商,所謂讓渡給買賣雙方的差價,實際上,都以服務費的名頭被瓜子賺了。
先是在收車的車商那邊收取一筆服務費,車商放在瓜子一轉手,瓜子又可以從買家處再收一筆高額的服務費,同一輛車,可以賺雙倍的差價,還不是最大的中間商嗎?
除此之外,據網民為“陸經漁”的網友爆料,其曾眼見瓜子二手車銷售人員坐地起價,企圖在其中賺取價格不菲的差價,雖然不確定是否是個人行為,但瓜子銷售人員的素質實在有所欠缺。
也許這只是個案,但正如楊浩涌所說:“你如果不為消費者服務,最終肯定走不長遠,瓜子的商業模式決定了必須跟用戶站在一起,才有后市場、金融等業務空間。”瓜子作為一個擁有上萬員工的企業,在廣告投放上可以巨額投入,然而在員工的管理上,是否應該加大力度,篩選出更優秀的銷售人員為消費者服務呢?
掩耳盜鈴地消滅“中間商”
我們幾乎買所有東西都離不開中間商,否則即便是買到了也可能是假貨,要么就是價格付得相對更高。假如你直接到農民地里去買菜,光路費就得多出多少的花費?
二手車市場實際上更需要中間商,因為二手車是個檸檬市場,信息相對不對稱。賣家賣車可能因為顏色、款式這樣無傷大雅的原因,而買家不會這樣想,大部分的人都是外行,只能按照這個車的市場平均價來出價,如此一來,高于這個市場價的車就要退出市場,高于平均質量的車一退出,市場價又跟著下降,買家又會按照新的更低的市場價去出價,這樣下去,好車不斷退市,只剩下最差的車,惡性循環。
而中間商,恰恰就是來解決這個信息匹配問題的。
經濟學教授王福重曾說:“二手車市場之所以還能存在,就是因為有中間商。中間商是干什么的呢?中間商是專業人士,負責來評定車的質量和價格。他吃的就是這碗飯,靠專業和信譽生存。中間商讓這個市場上車的信息在買方和賣方之間達到了一種對稱!
而喊著“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口號的瓜子,不但自己做最大中間商賺取各方差價,實際上,也并沒有為消費者創造更多價值。消滅所謂“中間商”,實際上只是掩耳盜鈴,不知道未來,消費者還會不會繼續為其買單?